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和《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18:37:57  浏览:948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和《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

国家计委办公厅


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和《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的通知
1990年2月7日,国家计委办公厅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的管理,使之能更好地发挥创汇和投资效益,在原《轻纺出口产品基建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和《轻纺出口产品基建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基础上,根据新情况,经轻纺出口产品投资公司征求省(市)计委意见后,对两个办法进行了部分修改。
现将修改后的《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和《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在执行中,如有什么意见和问题,请告轻纺出口产品投资公司。

附一: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实施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国家为扩大轻纺出口产品采用招标办法择优选定的项目。本项目属中央基本建设基金直接安排投资的项目,由轻纺出口产品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负责管理。
第二条 项目管理内容:包括计划、工程、财务及建成后效益考核、资金偿还的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 项目管理以合同(协议书)为准则,采用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办法,监督、保证合同(协议书)的执行。

第二章 项目计划管理
第四条 中标项目必须是省、区、市批准立项的项目,经建设单位与投资公司签订合同(协议书)后,视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业已批准。总投资在一千万元以上或工艺设备较复杂的项目可先签合同(协议书),待扩初设计由项目主管部门批复后,如投资及工程内容等有重大调整,可再签补充合同(协议书)。总投资在三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应按国家计委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 项目合同(协议书)签订后,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进行扩初设计及施工准备工作,并按照项目管理隶属关系办理审计及开工手续。
第六条 投资公司按照合同(协议书)规定的年度投资额,报经国家计委审查同意后下达投资计划。建设单位应按合同(协议书)规定的投资计划完成,中央基本建设基金不能结转,建设单位筹集的资金如未能按年度计划完成,需转到下年度安排的投资规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自行安排。
第七条 项目年度内使用的自筹资金,应按国家规定缴纳或购买各项基金、税收和债券,并由经办行开具证明后,投资公司才能向国家计委申请下达自筹规模。
第八条 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按合同(协议书)规定的内容实施,如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工程内容、建设进度有变动和由于工程内容增加,使总投资超过原概算10%以上,应先与投资公司协商一致,并相应修订合同(协议书)。如未经同意,自行修改,投资公司将收回投资或通知建行停止贷款,并按建设单位已支出中央基本建设基金数的10%收取违约金。
第九条 项目总投资由于原材料、设备涨价,工程费用增加而超过合同(协议书)规定的投资额,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初审后,投资公司视当时自筹投资规模情况,确定能否增加建设单位自筹投资规模,如无自筹规模,由地方解决。但基本建设基金投资一般不予增加。
第十条 根据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关于统计范围和统计内容的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定期按时将有关统计报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委托管理单位,汇总后报到投资公司。

第三章 项目工程管理
第十一条 工程管理:包括建设条件、征地、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的落实、工程质量监督、工程进度检查等。由投资公司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扩初设计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建委、主管厅(局)主持审批。各项目的扩初设计批复文件(不包括设计文件)及概算修正表,要送投资公司备案。
第十三条 建设单位必须按季向投资公司的委托单位报送工程简报表(格式见附表),以便委托单位汇总后报投资公司,并抄送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委、主管厅(局)。如不按时报送工程进度简报则视为情况不明,暂缓下达建设单位当年的中央基本建设基金投资计划。
第十四条 按中央基本建设基金投资相应拨付的“三材”数量,由投资公司按建设单位年度基本建设基金投资计划及国家规定的当年万元定额组织分配。
第十五条 关于引进设备减征关税问题,凡办理了“统一归口,联合对外”手续的进口设备,可按国家计委、海关总署,财政部计轻(1987)670号文精神,减征进口设备关税,产品税(增殖税)。每年按五月、十一月分两次(在设备到口岸前半年)报投资公司,由投资公司统一办理。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能自行办理减征手续的,可不报送投资公司。
第十六条 项目建成后应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内组织竣工验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主管厅(局)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并通知投资公司。验收后应及时向投资公司送交工程验收报告及决算。建设单位如不按期提出竣工验收报告,不按期组织竣工验收,均按推迟工期处理。

第四章 项目财务管理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应根据财政部(1986)财会字第75号《关于修改重印国营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的通知,建立基建财务,并同经营财务严格分开。
第十八条 项目的中央基本建设基金投资指标下达后,应立即同建设银行经办行签订借款合同,并将合同副本送投资公司和建设银行总行各一份。
第十九条 项目的自筹资金要坚持“先存后用”的原则,建设单位应按年度计划存入建设银行经办行,对企业筹借的其它资金,要将借款合同送建设银行经办行审核。
第二十条 年度计划的中央基本建设基金和建设单位筹集的资金应按比例使用,但在月度、季度之间可互相调剂使用。如果企业筹集的资金不落实,不能使用中央基本建设基金。如果企业不按比例使用自筹资金,则延缓拨付中央基建基金。
第二十一条 中央基本建设基金投资指标由投资公司按季度下达,每季终了后五日内,各建设单位应及时报送基建财务季报。如逾期不报,投资公司将延缓和停止下达中央基本建设基金投资。
第二十二条 项目年度财务决算报表,按投资公司布置的关于编报轻纺出口建设项目财务决算及汇总会计报表的通知统一编报。经报建设银行总行审批后,再由投资公司批复给各建设单位。

第五章 项目建成后的考核及资金的偿还
第二十三条 项目的中央基本建设基金本息,应按照合同(协议书)及借款合同确定的还款期限按期归还。逾期不还的。应按规定加罚利息。加罚的利息、违约金应从自有资金中支付。建设单位应按合同规定及时交付投资公司的固定收益。如逾期不交,由主管部门负责催交并由项目担保单位负责偿还。
第二十四条 为掌握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在合同有效期内,建设单位应在报送年度财务决算的同时,将上年度的基本情况:包括新增产值、产量、利润、税收、销售收入、外贸收购量及金额、创汇额、外汇留成额和换汇成本、固定资产原值等一并报投资公司。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企业如果变更其企业名称、法人代表名称、通讯地址等,应及时通知投资公司。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只适用于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的管理。

附二: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办法
一、为了对已建成的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尽快发挥出口创汇能力,特制订本办法。
二、项目建成后,按合同规定日期内必须组织竣工验收。在验收前,建设单位应整理出工程决算和验收文件,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并填写项目竣工验收考核表(格式附后)。验收申请及考核表需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主管厅(局)和建行经办行,并抄送轻纺出口产品投资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公司)。
三、竣工验收申请的主要内容
(1)改扩建内容和计划目标实现情况,达到的技术水平。
(2)资金的构成及实际使用情况,人民币、外汇超支或结余情况。
(3)设备购置及进口设备使用情况。
(4)土建工程情况,包括建筑面积、公用工程等费用及所占总投资比重。
(5)预计达到设计能力的期限,收回全部投资年限。
(6)主要问题和拟采取的措施。
四、验收内容,应以合同(协议书)上的各项指标为依据,具体按照投资公司认可的修改后的投标书对建设单位和竣工投产申请进行审核,签署验收单位意见,形成竣工验收报告及工程决算等文件,送投资公司,抄报建设银行总行及有关部门。
五、竣工验收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计委(计经委)组织有关部门负责进行,并通知投资公司。
六、对验收不合格的已完工项目,应分析原因,提出补救措施,并通知投资公司。投资公司视具体情况再做处理。
七、坚持实事求是和勤俭节约的原则,不许弄虚作假,铺张浪费。
考核验收表附后
轻纺出口产品建设项目
竣 工 验 收 考 核 表
企业名称:----------
法人代表:----------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组织验收单位:------
填表日期:----------
----------------------------------------------------------------------------
|项目名称| |主管部门| |
|------------------------------------------------------------------------|
|企|主要产品产量 | |
|业|----------------|--------------------------------------------------|
|改|产值(万元) | |
|扩|----------------|--------------------------------------------------|
|建|税利(万元) | | 其中:利润(万元)| |
|前|----------------|----------------|--------------------------|----|
|(| | | | |
|年|创汇(万美元) | | 外贸收购值(万元)| |
|)| | | | |
|--|--------------------------------------------------------------------|
|改| |
|扩| |
|建| |
|主| |
|要| |
|内| |
|容| |
|和| |
|目| |
|标| |
|--|--------------------------------------------------------------------|
| |批准单位 | |
|扩|------------|------------------------------------------------------|
|初|批准时间 | |
|设|------------|------------------------------------------------------|
|计|批准文号 | |
|------------------------------------------------------------------------|
| 项目开工日期| | 实际竣工日期 |
|--------------|--------|----------------------------------------------|
| 组织验收单位| | 验收日期 |
|------------------------------------------------------------------------|
| | 计划总投资 | |实际| |
| |------------------|--------------------------|----|--------------|
|投| | 基建基金 | |实际| |
|入| |------------|--------------------------|----|--------------|
|资|其 | 企业筹集 | |实际| |
|金| |------------|--------------------------|----|--------------|
|(|中:| 利用外资 | |实际| |
|万| |------------|--------------------------|----|--------------|
|元| | | | | |
|)| | | | | |
|----------------------|--------------------------|----|--------------|
| 计划总用汇额 | |实际| |
| (万美元) | | | |
----------------------------------------------------------------------------
--------------------------------------------------------------------------
| 设备 | 国 产 | 台(套) | 调试合格 | 台(套) |
| |------------|------------------|------------|------------|
| 购置 | 进 口 | 台(套) | 调试合格 | 台(套) |
|--------|------------|------------------|------------|------------|
| | 合 同 | 平米 | 实 际 | 平米 |
| |------------|------------------|------------|------------|
| 建筑 | 扩初批准 | 平米 | 实 际 | 平米 |
| 面积 |------------|------------------|------------|------------|
| | 扩 初 | 万元 | 实 际 | 万元 |
| | 批准投资 | | | |
|----------------------------------------------------------------------|
|引进技术、进口设备国别 | |
|(水平及制造厂) | |
|----------------------------------------------------------------------|
| | |新增产量|新增产值|新增利税|新增创汇 | 新增外贸 |
|改| | |(万元)|(万元)|(万美元)| 收购值 |
|扩| | | | | | (万元) |
|建|--------|--------|--------|--------|----------|--------------|
|后|计划目标| | | | | |
|的|要 求| | | | | |
|经|--------|--------|--------|--------|----------|--------------|
|济|验收时达| | | | | |
|效|到的水平| | | | | |
|益|--------|--------|--------|--------|----------|--------------|
|情|预计达到| | | | | |
|况|计划目标| | | | | |
| |的年限 | | | | | |
--------------------------------------------------------------------------
----------------------------------------------------------------------------------
| | 增 | |
| | 加 | |
| | 新 | |
| | 产 | |
| | 品 | |
| | 及 | |
| | 其 | |
| | 达 | |
| | 到 | |
| | 国 | |
| | 际 | |
| | 先 | |
| | 进 | |
| | 水 | |
| | 平 | |
|改| 情 | |
|扩| 况 | |
|建|------|------------------------------------------------------------------|
|后| 产 | |
|达| 品 | |
|到| 质 | |
|的| 量 | |
|技| 及 | |
|术| 优 | |
|水| 质 | |
|平| 品 | |
| | 率 | |
| | 提 | |
| | 高 | |
| | 情 | |
| | 况 | |
----------------------------------------------------------------------------------
----------------------------------------------------------------------------------
| | 技 | |
| | 术 | |
| | 装 | |
| | 备 | |
| | 水 | |
| | 平 | |
| | 提 | |
| | 高 | |
| | 情 | |
| | 况 | |
|------------------------------------------------------------------------------|
| 综合效益分析(包括投资效益好、工期提前或推迟原因,超过或未达到创汇要求的原|
|因等): |
|------------------------------------------------------------------------------|
|主要问题: |
|------------------------------------------------------------------------------|
|未达到设计要求的补救措施: |
----------------------------------------------------------------------------------
----------------------------------------------------------------------
| |章 |
| 企业意见 |项目负责人 |
| |签字 年 月 日 |
|------------------------|----------------------------------------|
| 验收小组意 |章 |
| 见(附验收 |(负责组织单位代) |
| 单位参加人 | 年 月 日 |
| 员名单) | |
|------------------------|----------------------------------------|
| 行业主管部 |章 |
| 门(厅局)意 | |
| 见 | 年 月 日 |
|------------------------|----------------------------------------|
| 省、自治区、 | |
| 直辖市、计 |章 |
| 划单列市计 | 年 月 日 |
| 委(计经委) | |
| 意见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2003年第二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名单(57家)

国家旅游局


国家旅游局公告(2003年第14号)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局初评与推荐,国家旅游局旅游区(点)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国家旅游局批准,以下57家旅游区(点)为2003年第二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现予公布。
  附:2003年第二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名单。


                     国家旅游局

                  二OO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2003年第二批国家4A级旅游区(点)名单(57家)


北京(3家)
1、京东大溶洞风景区
2、潭柘戒台风景区
3、中国紫檀博物馆

河北(1家)
1、山海关长寿山风景旅游区

内蒙(1家)
1、阿尔山海神圣泉旅游度假区

辽宁(8家)
1、丹东五龙山风景区
2、丹东鸭绿江国家风景名胜区
3、锦州北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4、锦州市博物馆
5、沈阳怪坡风景区
6、大连现代博物馆
7、大连世界和平公园
8、旅顺东鸡冠山景区

吉林(2家)
1、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
2、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上海 (1家)
1、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江苏(5家)
1、南京总统府景区
2、南京阅江楼景区
3、镇江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
4、镇江焦山风景区
5、连云港孔望山风景区

浙江(5家)
1、衢州龙游石窟旅游区
2、宁波天一阁博物馆
3、宁波松兰山海滨旅游度假区
4、杭州雷峰塔景区
5、杭州野生动物世界

福建(3家)
1、福清石竹山风景名胜区
2、永定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
3、龙岩龙硿洞风景名胜区

山东(5家)
1、 淄博聊斋城
2、 淄博原山国家森林公园
3、 潍坊沂山风景区
4、 临沂蒙山旅游区
5、 日照五莲山旅游风景区

河南(3家)
1、安阳殷墟博物苑
2、林州太行大峡谷风景名胜区
3、嵖岈山风景名胜区

湖北(2家)
1、鄂州莲花山旅游区
2、荆州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区

湖南(3家)
1、张家界土家风情园
2、张家界宝峰湖风景区
3、张家界江垭温泉度假村

广东(3家)
1、湛江湖光岩风景名胜区
2、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3、东莞鸦片战争博物馆

广西(2家)
1、 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
2、 桂林愚自乐园艺术园

重庆(4家)
1、重庆野生动物世界
2、重庆万盛黑山谷生态旅游区
3、重庆南山植物园
4、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

云南(5家)
1、大理崇圣寺三塔
2、罗平九龙瀑布群风景区
3、腾冲热海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4、建水燕子洞风景名胜区
5、大理宾川鸡足山景区

西藏(1家)
1、日喀则扎什伦布寺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农业部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



  农办医[200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畜牧兽医(农业、农牧、)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规范全国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提高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我部制定了《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暂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一月八日

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暂行)

  第一条 为规范全国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提高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部兽医局主管全国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全国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具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

  第三条 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实行属地管理、逐级报告、专人负责制度,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

  第四条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建立国家动物卫生监督网络化报告系统,汇总和分析全国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农业部兽医局,并及时通报各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第五条 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建立本省、区、市动物卫生监督网络化报告系统,汇总和分析本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省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并按规定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六条 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内容包括:

  (一)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二)半年工作总结和年度工作总结;

  (三)专项工作报告;

  (四)业务报表;

  (五)重大案件的查处及执法人员重大违规事件处理情况;

  (六)机构变更和重大人事变动;

  (七)法规、规章、标准和重大政策;

  (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第七条 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确定专人负责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按规定的内容、格式、时间和方式逐级上报。

  第八条 动物卫生监督工作规划应在编制完成发布后30日内、半年工作总结应于7月10日前、全年工作总结应于次年1月10日前上报,专项工作报告应按规定时限上报。

  第九条 动物卫生监督业务报表主要包括:

  (一)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设置情况;

  (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情况;

  (三)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违法违纪处理情况;

  (四)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五)动物卫生监督证章及标志使用情况;

  (六)动物产地检疫情况;

  (七)动物屠宰检疫情况;

  (八)交易市场动物卫生监督情况;

  (九)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业务情况;

  (十)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情况。

  前款(一)、(二)、(三)、(四)、(五)项应于每年7月15日、次年的1月20日前上报;(六)、(七)、(八)(九)(十)项应于每月10日前上报。

  第十条 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应按规定每年将本省查处的重大动物卫生案件结案材料,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十一条 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变更和重大人事变动时,应于48小时内报告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十二条 动物卫生监督法规、规章和重大政策包括:

  (一)地方性法规;

  (二)政府规章;

  (三)地方标准;

  (四)规范性文件及重大工作部署。

  前款(一)、(二)、(三)项应于发布后30日内上报,(四)项应于发布文件时抄报。

  第十三条 省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规定通过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网络,采用虚拟专线形式上报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有关内容。

  第十四条 动物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列入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兽医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业务报表

  1.《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设置情况表》(半年报表)

  2.《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情况表》(半年报表)

  3.《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违法违纪处理情况统计表》(半年报表)

  4.《违反<动物防疫法>案件查处情况表》(半年报表)

  5.《动物卫生监督证章及标志使用情况表》(半年报表)

  6.《动物产地检疫情况表》(月报表)

  7.《动物屠宰检疫情况表》(月报表)

  8.《交易市场动物卫生监督报表》(月报表)

  9.《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业务报表》(月报表)

  10.《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情况表》(月报表)